关于到底要不要睡午觉,一直以来都分为两派:
要睡派
“眯10分钟都好,毕竟中午不睡,下午崩溃”
“忙了一上午,中午要睡会儿,休息一下”
“即使睡不着,躺下玩会儿手机也很舒服”
不睡派
“睡短了有起床气,睡久了头昏,起来还得缓半小时”
“尤其趴到办公桌上睡,还要流口水……”
“据说,不怎么睡午觉的人智商都要高些!”
但实际上
睡午觉真的是
身体的“刚需”
而且还有非常多的好处
那么
我们到底能不能午睡呢?
午睡有哪些好处?
午睡是自然睡眠周期的一部分,适当的午休能舒缓心血管系统、降低人体紧张度,让大脑有短暂的休息机会。
总的来说,午睡对人体有以下益处:
01可以舒缓疲劳
适当午睡可在短时间内提升人们的“精气神”,舒缓疲劳,有助于补充夜间睡眠的不足,起到一定的促修复作用。
02可缓解眼部疲劳
让忙碌了一上午的眼球睫状肌得到休息,有效防止视力下降,即使不能保证每天午睡,稍微闭眼休息一下,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02可以修复皮肤
人在睡着时,肌肉、内脏器官等的消耗都会减少,皮肤血管完全开放,血液可充分到达皮肤,为其提供营养,进行自我修复和细胞更新。
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午睡
对于普通人来说,20-30分钟的午睡是可以提高夜晚睡眠质量的。
一是睡眠周期分为五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相对浅睡,第三、四阶段是深度睡眠,最后一个阶段即快速眼球运动期,是开始做梦的阶段。
前两个阶段发生在30分钟内,如果在第一阶段醒来,让人感觉好像没有睡觉,在第二阶段睡眠中,大脑开始对陈述性记忆整合加工,对记忆进行巩固。
因此,合理的午睡就是从第一阶段睡眠开始,进入并停留在第二阶段,且避免进入深睡眠期。
二是如果睡眠时间过长,大脑的中枢神经就会促使脑组织毛细血管关闭时间长,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也就减慢,睡醒后人体各组织器官被迫唤醒,就会产生全身疲乏的感觉。
但对于失眠者来说,午睡会减少夜间睡眠的驱动力,所以不提倡午睡。
这就是“我都失眠了,医生为什么反而不让我睡午觉?”的原因,通过减少花在床上的非睡眠时间来提高睡眠效率的一种失眠改善方式。
哪些人群不适合午睡?
事实上,中国人自古讲究睡“子午觉”,这俨然是将午觉和晚上的睡眠提到了同等地位。午睡虽好,可并不是人人都适宜。
尤其是这几类人群,建议不要午睡。
01
过于肥胖的人
午睡会使体重增加,不利于健康。
02
有睡眠障碍的人
白天午睡,晚上会更不容易入睡,易扰乱生物钟,反而影响身体健康。
03
没有午睡习惯的人
不午睡也不容易犯困,这种情况可以顺其自然,不必强迫自己午睡。
午睡的正确方式
◆ 下午1点钟左右入睡较佳,建议睡20~30分钟为宜。
◆ 饭后不宜立即午睡,因为午饭后胃内充满尚未消化的食物,大量的血液流向胃,大脑血供明显下降,易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且此时立即睡觉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产生胃胀等不适。
正确的做法是吃过午饭后,先做些轻微的活动,如散步、揉腹等,大概饭后半小时再午睡,这样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 午睡前不要吃得太油腻,也不要吃得过饱。油腻食物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胃的消化负担,影响午休质量。
◆ 午睡时可以枕上枕头,增加心脏血液回流,减少对心脏的压力
正确的午睡姿势是头高脚低、右侧卧位,两膝微屈为佳。这样可以全身放松,不压迫心脏,微屈两膝又使肌肉放松,便于肠胃的蠕动,有助消化,侧卧也可防止打鼾。
◆ 午睡后要慢慢站起,再喝一杯水,补充血容量,稀释血液黏稠度,不要马上从事复杂和危险的工作。
◆ 需注意的是,不可坐位睡觉及伏案趴着睡,会加剧脑缺氧,可能会出现头晕、眼花、耳鸣等不适,时间长了还可能引发脊柱变形、腰肌劳损等。
◆ 有的人喜欢用手当枕头,趴在桌上睡,这会压迫眼球,增加眼压;压迫胸部,影响呼吸、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使双臂、双手发麻或刺痛等。
图文素材综合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扫描下载惠宾健康通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