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自己患有扁平足?
什么是扁平足?
扁平足
又叫平足症,由于脚的结构发生异常,导致下肢负重的着力点改变,导致足外翻畸形,并导致行走疼痛等症状者称为扁平足。
怎么知道自己患有扁平足?
01
初发期
这个阶段足部无形态改变,在活动或一次较劳累的工作后,感到足底发热、酸痛与乏力。有副舟骨的患者局部有轻度红肿。一般经过一夜的休息,症状便可消失。
02
痉挛期
如果未能及时治疗,病情发展,即到此期。这个时候脚会出现明显的形态畸形,这种畸形及早期症状如经充分休息或麻醉后,便可以完全或部分消失。在此期间患者行走、站立不能持久。
03
强直期
此时足部的畸形经过休息、麻醉也不能消失或恢复,形成固定的畸形。此时患者足部疼痛可能减轻,但步行、跑跳则更为困难,久之可促发腰、髋、膝关节的骨关节炎的发生。
哪些情况会造成扁平足?
先天性原因与足骨、韧带、肌肉发育异常有关;
后天性则与劳累过度、穿鞋不当、疾病等有关。
先天性因素:
后天性因素:
扁平足的危害有哪些?
1.影响脚的美观:
这里所说的美观其实不只是指足弓本身,足弓的存在可以对足部关节和肌肉有很好的缓冲保护,不会导致过多的负荷对脚的伤害。
一旦没有了足弓,地面对足部的冲击力增大,皮肤和肌肉会更大磨损,关节更大程度变形等,这也是扁平足和拇外翻经常一起出现的原因,两者会相互影响恶性循环。
2.容易造成脚跟受伤:
因为扁平足的人走路呈内八字状,脚趾朝外,鞋跟外侧与鞋底内侧容易磨损而使脚跟受伤。
3.无法长时间行走或运动:
如果长期行走或过度活动,容易造成足部的软组织过度使用而发炎,以及关节部位受力不当引起疼痛。
4.导致各种炎症疼痛:
扁平足经常会导致出现足底筋膜炎、脚底疼痛、跟腱炎,膝盖骨腱炎,髋骨腱炎、拇趾外翻、阿基利斯氏肌腱炎、腰痛及甚至颈痛等症状。
5.影响骨骼发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脊柱发育也受到影响,膝外翻、骨盆倾斜、脊柱侧弯、高低肩等都是扁平足的“后遗症”。
普通人怎么预防扁平足?
1.普通人群预防
(1)避免负重久立,长途跋涉,避免足部过度劳累。
(2)不长期穿高跟鞋。
2.高危人群预防
(2)患有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结核、脊髓灰质炎等疾病时需及时治疗,避免引发扁平足。
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扫描下载惠宾健康通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