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孩子食物中的「隐形酒」
蛋黄派
为了保存蛋黄派的水分,许多蛋黄派中都加入了食用酒精。不仅蛋黄派,商超里售卖的巧克力派、草莓派、夹心小蛋糕、酒心巧克力、酒心糖果中,都可能含有酒精。
在给孩子吃之前,家长最好擦亮双眼,仔细看看配料表。
酸梅汤
孩子吃腻了,或者想给孩子开开胃,有的家长会选择酸梅汤这种饮料。殊不知,制作酸梅汤的主料乌梅,在蒸煮过后会产生酒精成分。
曾有人测试,刚刚喝过酸梅汤后,测试酒精浓度为:23mg/100ml。所以,家长最好不要给孩子尝试酸梅汤。
米酒
米酒口味香甜,深受大家的喜爱,小朋友如果尝了也会爱上它。
但是米酒并不是饮料,它含有酒精,虽然酒精度低也会导致孩子出现酒精中毒的现象。
豆腐乳
豆腐乳这种东西坚决不要给孩子吃!
一方面豆腐乳高盐分,对于孩子的健康有害无益;
另一方面,许多豆腐乳中会添加糯米酒或食用酒精。
因此,像豆腐乳或其他腌菜类食物都不建议给孩子吃。
藏在药里的「隐形酒」
一般人喝一两支藿香正气水问题不大,但对酒精过敏、过敏性体质以及吃药前服用过抗生素的孩子和成人来说,可能会诱发过敏性休克。
注意:
煮沸了就安全了吗?
曾经有研究员做过一项关于烹调食物中酒精残留程度的研究,结果发现,加入酒精的菜肴,经过:
15 分钟后,仍有 40% 的酒精残留;
30 分钟后,仍有 35% 的酒精残留;
150 分钟后,仍有 5% 的酒精残留;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这些问题?
给大家一些建议:
01
分开烹煮
建议孩子的父母在家烹煮食物时,若是遇到含酒类食物。例如:米酒蛋花汤、麻油鸡等,在加入酒精类食材之前,可以先将孩子那份取出,另外煮熟,大人的则可继续做饭,避免孩子食用酒类菜肴。
02
调料替换
带有酒精含量的调料,会让食材口味更佳。爸妈可以寻找气味、作用类似的物品。比如(以柠檬汁取代白酒、以果汁取代红酒)等,让孩子在享用美食的同时,也能兼顾美味。
03
生活用品避免含有酒精
疫情下,家长为了做好家庭消毒,会选购一些含酒精、乙醇类的洗手液、湿巾纸。这里为了避免孩子误入口中,建议选用纯天然无刺激日用品。
扫描下载惠宾健康通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