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捂秋冻,百病不生。然而,在这凉爽的秋雨天,脖子、腰肾、脚踝三个部位应做好保暖。这三个部位均处于人体阳气运输的主要通道上,且肌肉较少、血管丰富,是主要的生理支撑点,一旦受寒,便会引起相关部位的疾患。
暖颈:
寒凉让颈椎病雪上加霜
办公室一族得颈椎病的不在少数,长时间保持低头或固定姿势工作,使颈椎长时间处于屈曲位或某些特定体位,颈后部肌肉韧带组织长期僵持,会引起慢性劳损。
脖子本身就很娇贵,再加上有慢性劳损的底子,因此,一旦受寒,便可能引发血管的收缩和颈部肌肉痉挛、神经水肿,诱发颈椎病或让原有的颈椎病雪上加霜。
让脖子不受寒,最简单的就是带条围巾或者穿高领衫等,保护好脖颈不露在外面。以免寒气入侵。
暖腰:
先天之本喜暖怕寒
腰是人的“一把手”。中医认为,腰乃肾之府,肾是人体先天之本,喜暖怕寒,是人体重要的健康敏感区。
老年人中比较高发的寒湿性腰痛,主要就是因腰部受风寒侵袭引起,在阴雨天会加重。而对女性而言,由于处于带脉区,腰部受寒引起的气滞血瘀,会影响卵巢等生殖系统的机能,因此更需要注重腰部保暖。
暖脚:
寒邪生于足下
脚踝部有200多个穴位,是人体“小心脏”。寒气一般都是从脚底侵入。因此,古语有云:白露不露脚,说的就是在白露节气后,人就不能再光着脚穿鞋,需要穿上袜子,防止受寒。
此外,除了穿上厚袜子外,泡脚也是保护脚踝的很好方式。热水泡脚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缓解疲劳的作用。一般40摄氏度左右的水温即可(不烫手),泡脚时加些中草药效果更好。
其中具有温经作用的有:透骨草、川椒、干姜、桂枝;
有活血通脉功效的有:红花、当归、鸡血藤、艾叶。
使用时不同功效的中草药可搭配使用,一般来说,每种选用10克即可。此外,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患者使用前询问医生。
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扫描下载惠宾健康通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