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DE
导读
颗粒剂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用的口服固体药剂,具有易携带、贮存运输方便、质量稳定等优点,但是由于颗粒剂的分类不同,服用方法也大相径庭。方法不对,不仅不能治疗病症,还有可能贻误病情。
颗粒剂服用方法有讲究,下面我们来了解下颗粒剂使用中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
用开水冲服
不是所有的颗粒剂都要用开水冲服。市面上约80%的中成药颗粒剂要使用开水冲服,如感冒清热颗粒、板蓝根颗粒、胃苏颗粒等,但也有部分中成药颗粒剂需用温开水冲服。这主要是由于组方药品中含有受热后不稳定的药物,可能出现挥发、升华、降解,导致药效降低。
很多西药颗粒剂不能使用开水冲服,如阿莫西林颗粒、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要求使用不超过40℃的温水溶解,水温过高会导致药品成分降解。
误区二
冲服不看水量
冲服颗粒剂的用水量,说明书无特殊要求的,均可采用10克/200毫升水的配比溶解或混悬完全后服用。对于药品说明书有特殊要求的,要依照说明书中推荐的水量溶解或搅拌均匀后服用。
对于混悬颗粒剂(头孢克肟干混悬剂)或多种混悬颗粒剂(复方营养混悬剂)而言,水量过少可导致药粉遇水秘结成团,影响吸收,致使药效降低。
误区三
直接吞服
颗粒不可以直接吞服,其容易刺激呼吸道及消化道,导致不良后果发生。因为药物颗粒比较干,如果直接倒入嘴中服用,会引起不适的症状,比如干呕等等。
还有一些药物的颗粒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如果干吞的话很有可能粘附在食管壁上,可能会造成一些不良的刺激。
误区四
饮品代替白开水冲服
白开水是最理想的溶媒,而其他的饮品如碳酸饮料、咖啡、牛奶、茶等成分复杂且PH值偏酸或偏碱,会在不同程度上对药品药效产生影响。
如药品说明书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推荐使用白开水冲服。
误区五
沉渣直接倒掉
对于混悬颗粒剂和难溶的散剂,无论如何搅拌均不可能完全溶解,加水搅拌均匀后,应该将沉渣一起服下,才更有利于药物发挥作用。
误区六
不在意颗粒剂辅料
颗粒剂常用辅料有蔗糖、糊精、β-环糊精、阿司帕坦(阿斯巴甜)等,蔗糖和阿司帕坦为改善药品味道的常用矫味剂。
糖尿病患者需关注颗粒剂药品中的蔗糖含量,防止引起血糖波动,可使用无糖的剂型,如片剂、胶囊等。阿司帕坦不能用于苯丙酮尿症患者。
此外,颗粒剂药品应保存在阴凉干燥处,若因潮解或高温导致糖化板结成硬块后请勿继续使用。
注意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请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药品哦。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描下载惠宾健康通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