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脖颈酸、胀、痛等情况
很多人脖颈酸痛时,习惯性地左右晃一晃脖子,或者一圈一圈转脖子来缓解不适。殊不知这些习惯不仅缓解不了颈部不适,甚至可能加重其损伤,出现头晕、恶心、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瘫痪,并诱发脑中风。
那么,为什么看似放松的转动脖子,反而会诱发如此大的危害呢?哪些人群更易受伤?
这4类人转动颈部
各种危害找上门
颈椎由7块椎体和其间6个椎间盘组成,是脊柱椎骨中体积小、灵活性大、活动频率高、负重较大的部位。而附近的肌肉和韧带起着维持颈椎稳定性的作用。
此时,如果突然转动脖子,一方面可能引起肌肉内部出现出血、肌纤维断裂等,甚至由于瘀血吸收不完全形成纤维黏连,把细小神经埋在里面,若再次局部活动时,就会刺激这些神经引起颈部疼痛,形成长期慢性疼痛。
另一方面可能引起韧带的弹力纤维及胶原纤维部分撕裂,导致韧带松弛,引发椎体之间来回滑移错位,很容易损害椎间盘内部结构,继而引发颈椎病。
很多老年人,随着血管老化,如果再加上“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问题,很可能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加剧、血管斑块加厚等问题。
这时猛然转头,一方面可能导致颈部血管受压变细,诱发脑供血不足,轻则头晕、恶心,重则晕厥;另一方面可能造成硬化斑块脱落,随血液进入颅内,继而引发脑中风。
颈椎的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和软骨终板组成。随着年龄增大,髓核组织细胞的外基质成分,蛋白多糖被分解,使其亲水性、保水性降低,水分减少。
椎间盘退变后,其抵抗能力减弱,后方的纤维环容易发生破裂。如果此时突然做转头、甩头等动作,可导致髓核的压力不均匀地增高,纤维环可能更容易破裂,发生颈椎间盘突出症。
脊髓属中枢神经,它掌管着运动、感觉、呼吸等。正常情况下,脊髓周围包裹着脑脊液,可以在运动时保护脊髓不受伤害。
但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压迫到颈椎,导致脊髓空间变小,那么在突然的外力作用下,即便是一个很小的动作,比如猛然转头或是轻微的磕碰,都可能造成颈部脊髓的损伤,可出现肢体瘫痪、高位截瘫、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
穴位、毛巾“2+1”
有助于保护颈椎
风府穴属于督脉的穴位,位于人体后颈部,两风池穴连线的中点,颈定窝处,有助于治疗颈部酸痛、头疼、眩晕、感冒、发烧等。
【手法】:用食指或中指按压,以持续轻度的力按压最宜,一般压到局部出现酸麻的感觉时,再继续按压1分钟即可。
肩井穴在《针灸大成》中记载:“主中风,气塞涎上不语,气逆等”。可以缓解颈部酸胀、头重脚轻、落枕等问题。
【手法】:用四指按住肩井穴,大拇指轻扶于肩前相对用力,提拿起整个肩部肌肉,一拿一放交替进行。一般持续按摩1分钟,感觉整个肩部肌肉由紧张到放松,就真正起作用了。
这其实是一个静态拉伸的动作,可以对抗颈椎前倾状态下产生的疲劳,热水的温度则有助于放松颈部肌肉,对颈椎曲度的恢复也有一定好处。
【注意】:伴有三高的,或是有肢体麻木、无力、眩晕感、走路不稳等症状的,切勿锻炼,应及时就诊治疗。
来源:我是大医生官微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描下载惠宾健康通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平台